原标题:宁夏永宁地名里的“三交”史
【资料图】
在宁夏永宁县,许多地名与中国屯垦戍边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讲述着许多无畏的开拓者带着守护家园的使命、金戈铁马奔赴茫茫边塞的故事,记录着各族人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携手创建塞上江南的传奇史诗。
屯垦戍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宁夏曾经是重要的屯垦之地。永宁的屯田史,起于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命令大将蒙恬沿黄河筑垣设郡,防范边患。到了汉朝,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开始在朔方地区屯田,拉开了宁夏屯垦的序幕。后来的历朝历代采取迁徙内地百姓“民屯”、编为部队“军屯”等各种形式开展垦殖。元代之后,北方瓦剌、鞑靼部兴起,宁夏成为各民族共居的边塞要地。明代,由于中央政府的重视,移民屯垦又迎来了一次高潮。明洪武三年(1370年),河州卫指挥史宁正兼领宁夏卫事,率军民“修筑汉唐旧渠、引河水灌田,开屯田数万顷,兵饶足”。永宁地区成为明朝九边重镇中宁夏五卫之一。
屯垦戍边不仅推动了宁夏的经济发展,还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明朝中后期,一些军屯逐渐演变为一定规模的农业社会,大力推广移民屯垦、兴修水利、开发农业,士兵们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永宁县的李俊镇是一个富庶的村镇。李俊镇原名李俊堡,明朝以后,以李俊堡为中心的商贸市集在屯堡之间繁荣起来。李俊堡以明朝驻守屯堡的总兵官李俊命名。相传李俊出身贫苦,父亲战死沙场,由蒙古族母亲抚养成人。长大后的李俊从普通哨兵官升至总兵官,并多次立下战功。
征战、屯垦、创业,给永宁留下了鲜明的印记。在永宁县,和李俊镇一样,大部分村镇都是由军屯发展而来,望远、望洪、增岗、王太、许旺、魏团等村镇,在明朝时候都是屯堡,也都是以第一任将官的名字命名,经过几百年的时间,这些村镇依然沿用镇守将领的名字作为地名。
杨和堡,杨和镇守的堡寨,即现在的杨和镇。杨和,甘肃庆阳人,明嘉靖七年(1528年),分守宁夏卫,屯筑杨和堡,官署都指挥佥事,后受命任宁夏西路参将,驻扎在如今的永宁县城所在地。“明嘉靖年间,杨和屯筑杨和堡”,后人以其名当作地名。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曾将“杨和”写作“养和”,1982年地名普查时又恢复原地名杨和。
王泰堡,即现在的王太村,是王泰镇守的堡寨。王泰,甘肃洪水人,宁夏左屯卫指挥使,屡次对翻越贺兰山的来犯之敌予以痛击,战功赫赫,以军功升都督佥事。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任固原领兵游击将军,代任宁夏中路游击将军。八月二十二日,宁夏总兵官率部与敌交锋于盐池等地,王泰亲自参加战斗,他身先士卒,兵寡不敌,死于镝,殃于阵,忠勇可嘉。王泰屯筑的王泰堡,后人按谐音改为王太村。
杨贤堡,即现在的永宁县杨显村,是杨贤镇守的堡寨。杨贤,宁夏前卫人,宁夏前卫指挥使,历升都督佥事,充任副总兵官,镇守山西。明正德五年(1510年),副总兵杨贤以警出屯杨贤堡。明正德九年(1514年),命宁夏前卫指挥同知杨贤守备宁夏城以南的地方。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调宁夏西路右参将杨贤分守东路地方,历任山西镇守。杨贤一生南征北战,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任春堡,即现在的永宁县仁存乡,以第一任堡长任春之名命名。黄河自南向北流经永宁县,任春堡境内河面宽阔而水流平稳,任春渡口自古以来就是宁夏著名的客运、货运渡口。任春渡口之西建筑了任春堡,后来按谐音书写为仁存,此地名流传至今。
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比如望远镇讲述着守备王元身先士卒、英勇作战的故事,望洪镇讲述参将王弘对翻越贺兰山的来犯之敌予以痛击的故事。时光如梭,这些英雄的身影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但他们的事迹代代流传。
“回首贺兰青矗矗,黄河依旧绕东行”,昨日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已不见战尘滚滚的硝烟,屯垦戍边的军民和永宁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开拓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的精神,在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奋进史中书写下动人的篇章。(刘俊义)
来源:中国民族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