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题库及视频网课摘录!
本文参考资料:
(资料图片)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精讲【教材精讲】
网课部分摘录:
概念题
知难行易[浙江大学2018年研]
答:知易行难是中国古代认识论里的一个基本观点。意为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尚书·说命中》:“说拜稽首日:“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知易行难“这一观点已深入人心。孙中山在
《民族主义》中反对“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及“知行合一“说。他总结出人类有“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行”的发展过程规律。“知难行易“包含两方面:①先有实践,后有知识,倡导“不知亦能行”;②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知识是难能可贵的,必须重视科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提出“能知必能行”。孙中山的知行观是他的哲学体系的精华部分,他对知行关系的深入阐发,发展和丰富了中国哲学的知“和“行”的范畴。
全变[武汉大学2014年研]
答:全变是康有为根据《周易》的“变易“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而提出的概念。他的“天道尚变“的宇宙发展观认为天、地、人都处于变化之中,没有事物是永恒不变的。他的辩证法思想冲击了传统观念,突破了“器可变,道不可变”的局限性,为进行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全面变法的内容包括:①变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②变事,发展近代工商业;③变政,推行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④变法,变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康有为的“全变“思想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超过了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突破了早期改良思想家的局限,富有积极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知行合一[中山大学2013年研]
答:知行合一是明代王阳明提出的哲学观点。①他反对程朱学派的知先行后论,强调知与行的不能分离。他曾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上》)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这些话强调知行二者不可分离的关系,以反对知而不行的弊病。他从知行的不能相离,进而认为知行只是一事的两方面,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切实用力的方面叫作行,觉悟理解的方面叫作知,两者是不能分开的。②同时,王守仁特别强调行只是一种好恶爱憎的情感,只要心中有所爱憎不必身体有所活动就是行了。于是,他更进一步提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论断。一念不善就是行恶,这样他就模糊了行与知的区别。③王守仁所以提倡“知行合一,其用意也是十分明确的,是要从思想上根本防止任何违背正统道德观念的念头出现,这也就是他所谓的“破心中之贼”,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封建社会的秩序。
定性说
答:定性说是程颗就张载提出的“定性为能不动,犹累于外物这个问题而做出的回答,答书被称为《定性书》,其内容则被称为定性说。程颗认为定不是要停止内心的活动,也不是要拒绝外界的干扰,将心思集中在内心世界中,而是要“廓然大公,物来顺应”。不能把外界事物和内心世界分而为二,正确的态度是“内外两忘”,排除各种计较个人利害的私心杂念,使得情感的发用顺应事物的自然状态,这样就不会为外物所累,而能做到“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了。该思想实际上继承了孟子“不动心“的思想,对道教“无情以顺有”、禅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思想也有所吸收,是一种无我的精神境界,对后来理学的境界论产生过重要影响。
.......
>>>本文为资料节选>>>完整版及相关资料均载于攻关学习网>>>每年更新!
>>>完整版>>>百度>>>攻关学习网>>>查找>>>
>>>或直接复制网址查找
http://ggw.100xuexi.com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