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会泽县突出支部领办、资源整合、利益联结,锚准前行航向,盘活尘封资源,激活生产要素,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突出支部领办,让合作社发展有方向。建强组织稳方向。坚持“党组织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上、农民富在产业上”原则,推动“党支部+合作社”全覆盖工作,推行村级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集体合作社理事长,村“两委”成员与村集体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进一步强化村级党组织的引领、监督、服务作用。支部带头找出路。依托区域资源与特色文化,研判确定“党支部合作社+农业产业”“党支部合作社+农家乐”“党支部合作社+乡村振兴产业”等1451家村级领办合作社,发展“三次产业”,构建种植、养殖、服务“三业齐兴”的发展新格局。壮大主体谋发展。党总支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村“两委”干部、基层党员宣传带动,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入社,壮大发展主体,凝聚发展合力。规范运营致长远。落实《会泽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实施方案》,指导合作社实行“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经营”标准化管理,执行章程,明确权利和义务,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监督内控制度,促进合作社规范健康长远的有序发展。
突出资源整合,让合作社发展有支撑。以党总支为主平台对接、调配各类优势资源,推动优秀人才、先进技术、资金资源等要素向合作社聚集,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整合人才资源。“办好全村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才”,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借力帮扶引才育才,破解“无人带头、无才可用”的困局。大桥乡杨梅山村依托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会泽,党总支主动对接申请援助,开展燕麦新品种引进、筛选和“燕麦+”轮作、套作、混播模式等试验研究,甄选16种优质燕麦品种试种成功,培养20余名本土人才,实现“建强一个组织、引育一批人才、振兴一个产业”的目标。整合土地资源。坚持党建引领,唤醒村集体经济的“沉睡资产”,采取固定收益、保底分红、托管服务、土地置换等方式,流转闲置土地,共建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推进规模化生产经营。整合资金资源。落实好《会泽县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奖励项目实施方案》,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有代表性的合作社扶持力度,在政策、项目、资金等优先倾斜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将有限资源转化为支撑发展的动能扶持合作社壮大规模、提高效益。
突出利益联结,让合作社发展有活力。坚持利益共享、协同发展,拓展利益联结新渠道,“五金”模式为实现村强民富振兴发展注入能源。入股分红拿“股金”。村集体整合集体土地、资产、资金、帮扶项目等资源,同时组织群众以自有资金、劳动力、专业技术、林权、地上附着物等方式折股量化,入股分红。土地流转收“租金”。盘活村集体闲置耕地、流转闲地等方式,将闲置土地以托管租赁的方式租给合作社,并根据集约土地的地力等级、产出价值合理确定土地价格,以租金支付给农民,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合理利益。本地务工领“薪金”。合作社聘用闲置劳动力从事播种、施肥、锄草等工作,带动部分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原地就业,年平均劳务收入3000元以上,作物销售得“现金”。组建农作物产销协会,与种植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定期向云南维康、富天农业、会泽优农公司等企业。同步畅通“线上+线下”渠道,销售优质粮食产业、山地牧业、绿色蔬菜、特色林果、冷水鱼等农业产品,将物变“现”。富民增收发“奖金”。从村党总支领办的土地集约经营收益中,提取20%资金用于奖励村“两委”、合作社管理人员及提供管理、技术、信息、商标使用许可等服务或作出其他突出贡献的合作社成员,激发村干部为民服务热情。
李官耀(会泽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谭江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