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庆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影片《不止不休》实际上是一部三年前的“老片”:虽早在2020年就已亮相威尼斯、多伦多和华沙等国际电影节,并在平遥和开罗影展的单元评奖上分别斩获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此后却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上映。片方或许也未料到,影片会借着因《狂飙》而暴红的张颂文的“东风”,以及白客在剧版《三体》中短暂亮相增加的曝光度,获得了一次难得地登上大银幕的契机。高密度的路演助推了这部低成本文艺片的票房,而其获得的评价则显得褒贬不一。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颇为励志的故事。2003年,小镇青年韩东怀抱理想来到北京。在屡屡求职被拒之后,机缘巧合他得到资深记者黄江的推荐,成为《京城时报》的实习记者。在跟随黄江写出矿难调查报道后,韩东在暗访时发现乙肝代检现象,进而了解了乙肝病毒携带人群遭遇普遍歧视的问题。而他最终做出艰难抉择,不惜付出巨大代价为这个群体发声。这个无钱、无学历、无背景的普通人,勇敢追寻真相,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最终通过努力促进社会正义,实践了自己的新闻理想。
本片导演王晶是贾樟柯创作团队的成员,贾樟柯还担任了本片的监制,摄影师则是与贾樟柯长期合作的余力为。片中逼近人物的大量特写镜头,增加了贴近“新闻当事人”的视觉感受,而底层视野、限制视角、纪实风格、手持摄影、穿插访谈片断,甚至笔漂浮起来的魔幻式场景(《三峡好人》),都使影片打上了贾樟柯式的风格烙印。
张颂文的细节感和质感
对于许多观众而言,《不止不休》最引人瞩目的特殊之处或在于,它是第一部以上世纪90年代开启并延续至新世纪初的新闻改革大潮为背景的影片。在那个狂飙突进的时期,中央级媒体引领变革,市场化媒体风起云涌,新闻专业主义不断被强化,新闻理想主义闪耀光芒,舆论监督推动社会进步,民生指向彰显人文关怀。那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一段辉煌时光,也是这个国家在迈入大国崛起宏大进程之前,一段特殊的跋涉与探索时期。
影片的确还原了那个新闻理想主义年代的真实质感:如在韩东初入报社培训的段落,集中展示了报纸出版的全流程,“把关人”等从经典理论而来的闪光词汇,“跑坏五双鞋”的脚力要求,不应过于听话的独立思考能力,等等。编辑们在新闻伦理问题上争执不下,记者们争辩着七百里外的矿难还是本地价格听证会哪个更具新闻价值。
张颂文充分运用了自己注重细节和质感的表演特点:调查归来时的乱发、尘土味和饥渴感,吃饼干充饥的习惯,长时间叼着香烟以致过滤嘴粘住了嘴皮等细节,都为其资深记者的身份赋予了颇具生活质感的说服力。调查矿难一段更是形象展现了调查记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买来当地人的衣服,趴在地上蹭灰做旧,确定住满人的宾馆必然是调查目的地,必要时还要故作悲痛来扮演遇难者家属。他头戴瓜皮帽嘴叼香烟骑着电动车的形象,的确像极了一个矿场工人。连夜返京在出租车上抓紧写稿的辛苦,深入“虎穴”做卧底的勇气与忐忑,作为调查记者的荣誉感与面对世界的无力感交织,在理性与感性、判断力与同情心之间的纠结,新人韩东要学习和面对的,也是黄江及所有调查记者都曾经历的。
新闻理想主义者的高光时刻
《不止不休》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深度新闻和调查报道的那些高光时刻。片中直接涉及或暗示的新闻调查事件至少包括暂住证、污染、矿难、血头、乙肝代检,以及作为重点呈现的乙肝歧视。相对于暂住证、矿难等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新闻事件,乙肝歧视的社会舆论声浪并不高,但影响却相当深远。因种种原因,一亿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就学就业等方面曾长期遭遇制度性歧视。调查记者韩福东2003年撰写的《中国1.2亿人的反歧视主张》,首次公开揭示了这一制度性缺陷并引发全社会关注,最终促成几年后国家层面取消相关歧视性措施,使这一人群的人格和生存权利最终得到保障。片中的韩东正是以记者韩福东为原型,片中撰写的反乙肝歧视报道,从标题到内容几乎都直接使用了韩福东的原文。实习记者韩东及其反乙肝歧视报道,只是那个特殊时期诸多著名调查记者和那些震撼性调查报道的一个缩影。
“这世上有哪件事,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呢?”驱动韩东不止不休完成调查的,正是这样的新闻主义理想。在罗尔斯所设想的理想情境下,因为“无知之幕”的存在,每一个参与制度设计的人都无法预知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身份,因此会趋向于建构一种面向所有人的体现公平公正的制度安排。而深度报道或调查记者之所以常被赋予某种理想主义意义,就在于其明知与己无关,却仍试图去推动建构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这是他们常被视为“英雄”的原因。
剧情的断裂人物塑造的单薄
对《不止不休》的评价或多或少都带着那个特殊时期的滤镜或标尺。许多对于影片的褒扬,与其说是基于影片自身的品质或水准,不如说出于对一个逝去时代的怀想和追忆。而许多针对影片的批评,则恰在指责其未能展现足以与那个时代相匹配的深刻、犀利与尖锐。
《不止不休》或许的确难称深刻。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它显然已经有意掩饰和削弱了可能的锋芒和力度。有关矿难的段落温和而含蓄,尽管贾樟柯饰演的煤老板语带威胁,但他仍给了看似丰厚的金钱补偿,整个过程没有暴力发生,与《天注定》《暴烈无声》等片中的酷烈与血腥形成了鲜明反差。从剧作角度来看,影片前半段表现韩东成为调查记者的过程,后半段则突然转向了乙肝歧视的调查维权,二者从主人公行为逻辑看或许并无问题,但就叙事的集中度和完整性而言,两个部分的确产生了明显的断裂。
剧情转向之后,乙肝代检的彪哥、违法参与作假的医生,竟然都是心存善意的“好人”,如同《我不是药神》(以下简称《药神》)的主人公那样。然而,本片却并没有《药神》中作为对立面的唯利是图的外国医药公司代理。乙肝歧视现象的制度性根源,那些相关的法律、诉讼有意无意地从影片视野中消失了,相应消失的则是对抗性和戏剧性——因为主人公英雄行为的“对立面”已经被完全虚置了。(黄江并不是主人公的对抗力量,二者之间的矛盾是程序或技术层面的,他们在价值观上仍属同一个阵营。正因如此,片尾黄江才会将其稿件发出。)随着乙肝歧视的社会化原因的有意隐形,片中就只剩下了单向度呈现受难者的痛苦,以及缺少铺垫的突如其来的胜利。因为缺乏戏剧化的对抗性,观众相应地也就缺少了痛快淋漓的情感宣泄以及由此获得的观影快感。
整体来看,本片固然缺少《药神》那样精密制造的戏剧性和强烈的情感性,却也并不像早期贾樟柯电影那样带着疏离感而处于冷静旁观的位置。这使它多少显得克制而中庸。简而言之,影片固不可能如《聚焦》或《华盛顿邮报》那样深刻犀利,却也没有像《药神》或《辩护人》那样创造情感的浓度和宣泄的快感。
韩东在外形上是一个普通人而非魅力四射的卡里斯玛式英雄。也正因此,创作者选择了白客这样更像“路人”而非“明星”的演员。在影片的某一版海报上,主人公的脸甚至是空白的。这或许暗示着“韩东就是你我他,是每一个普通人”的意蕴。他是一个缺少成长弧光、始终信念坚定的(新闻)理想主义者。影片开场,身为“三无人员”的他,即使屡屡被拒也坚信自己具备记者最重要的素质,即观察和思考。虽有过犹豫,但他大体上是积极的、进取的。他甚至完全没有经历职场新人的陌生、失败与挫折——第一次暗访调查就显得老练而成熟,作品首次刊登就斩获了“月度好稿”,卧底血牛窝点的行动也相当成功。他所有的行为是逻辑自洽的,试图去改变社会的理想主义,看到小巴上乙肝病毒携带者受歧视便立马仗义执言,这些都使他最后的抉择显得顺理成章。这样单纯自洽而缺少成长的“一根筋”式人物,在角色丰富性、感染力上自然会打折扣。正如《狂飙》中的安欣,让人敬佩却可能缺少认同感和共情力。更不用说,影片对其女友毫无自我的工具人式呈现,也很容易激起女性主义立场观众的反感。
我们仍然需要可能带来疼痛感的作品
尽管如此,《不止不休》仍然是值得肯定的。近年来的中国影视总体上以两种创作模式为主流——由“主旋律”而升级的“新主流”作品在宏大叙事中书写大国崛起与民族复兴的非凡历程,“温暖现实主义”作品则用温情抚慰心灵,歌唱普通人心中的真善美力量。而在这两种文艺主潮之外,我们仍然需要那些关照现实,可能会带来疼痛感甚至刺痛感的作品——因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表现普通人对理想、信念、正义与良知的坚守,针砭时弊、激浊扬清、荡涤尘埃,仍然是我们需要的现实主义。
在某种意义上,《不止不休》是20年前新闻理想主义穿越时空的一次回响。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传统媒体日益没落,网络平台全面崛起,时代文化深刻变迁,当年那场狂飙突进的新闻改革运动已成昨日云烟。谁也不会想到,随着人工智能的遽然兴起,在最容易被chatGPT替代的各种工作中,新闻记者已赫然在列。然而,那些穿越重重阻力与迷雾去发掘真相的勇气与信念,那些努力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良知与热情,将永远不可能被替代。
关键词: